| 奖项 | 申报人 | 获奖项目名称 | 所属单位 |
| 一等奖 | 朱瑞、徐军 | 阴极荧光系统 | 物理学院 |
| 二等奖 | 周江、陈明星、谢景林、潘伟 | 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信息化综合管理系统的开发 |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|
| 二等奖 | 门卫伟、李志光、高家红 | 功能磁共振多参数监控系统 | 物理学院 |
| 二等奖 | 高珍、吕占霞、耿金灵、徐金荣、马锴果、赵浩 | 化学实验示教中心的建设与应用 |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|
| 二等奖 | 张晓军、付中南、张扬、杨加、崔建 | 基于IP地址生命周期的无线网无感知认证系统 | 计算中心 |
| 二等奖 | 郭艳军、陈斌、熊文涛、崔莹、李梅、张进江 | 基于VR技术的沉浸式3D全息交互实验教学平台 |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|
| 三等奖 | 邢承杰、来天平、高志同、刘佰军、龙新征、黄艺燕 | 基于自助终端机的学生服务系统建设 | 计算中心 |
| 三等奖 | 吕国成、董明科、冯梅萍 | 基于EVM的宽带卫星信道测试及模拟平台 |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|
| 三等奖 | 贾春燕、冉书能 | 硅漂移探测器在χ射线标识谱与吸收实验中的运用 | 物理学院 |
| 三等奖 | 张杨飞、张兰英、李安、张聪 | 探针系统多场加载装置 | 工学院 |
| 三等奖 | 许金艳、楼建玲、华辉 | 高纯锗(HPGe)γ探测系统的调试及其在环境放射性测量中的应用 | 物理学院 |
| 一等奖 | 许鹿希 | 间脑三维解剖模型的设计和应用 | 基础医学院 |
| 二等奖 | 付宏征 | 一种小型薄膜蒸发装置 | 药学院 |
| 二等奖 | 何其华 | 倒置双光子活体微血管血流成像系列方法的建立 | 医药卫生分析中心 |
| 二等奖 | 邹霞娟 | 一种分离和富集糖基化多肽的测定方法 | 医药卫生分析中心 |
| 三等奖 | 王斌 | 头发中多环芳烃、尼古丁、可替宁和金属元素的同步分析方法 | 公共卫生学院 |
| 三等奖 | 孔燕 | 中国黑色素瘤患者潜在分子治疗靶点的筛选平台 | 肿瘤医院 |
| 三等奖 | 袁兰 | 功能性纳米颗粒及细胞膜的无标记成像方法 | 医药卫生分析中心 |
| 三等奖 | 张培 | 眼部微量标本病毒检测技术 | 北医三院 |
| 三等奖 | 沈琳 | 运用内镜活检进展期胃癌微量标本构建药物临床前研究最佳PDX模型 | 肿瘤医院 |